“教師肩負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任,要矢志不渝地將知識代代相傳,畢竟未來是屬于年輕一代的?!鳖^發(fā)蓬松卷曲、笑起來暖暖的、走起路來緩緩的渠桂榮,雖然與共和國同齡,但她卻煥發(fā)著超越歲月的精氣神。這位老教師的言辭,被謝明勝側耳傾聽,而謝明勝的教誨,又讓他的學生連賽雅銘記于心中。知識的鏈環(huán),如此薪火相傳,照亮前行之路。
蘭心蕙性 才望兼隆
回憶起渠桂榮與師大所結下的緣分,要追溯到求學時期。1973年,渠桂榮以優(yōu)異成績被推薦至師大學習,懷揣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忱,畢業(yè)后的她毅然選擇留校任教。“傳道授業(yè)解惑是教師的天職,而教師也總能和幸福相掛鉤?!睆慕探迨陙?,渠桂榮始終奮戰(zhàn)在教學與科研的第一線,潛心育人、無私奉獻,培養(yǎng)并見證了一代代學子成長成才,走向人生更廣闊的舞臺。
課堂上生動鮮活、氣氛活躍;授課時聲情并茂、激情四溢,在渠桂榮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總能被極大地調(diào)動起來。“備課是教學的第一步,教師應具備廣而深的知識儲備,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解決問題?!背酥猓饦s同樣將備學生、備時事政策和備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斷弘揚“教育家精神”。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边@是渠桂榮常常說的話,也是她多年來一直身體力行的追求。從零基礎學習英語到自學掌握多種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甚至利用零碎的空閑時間考取駕照,渠桂榮在自我提升發(fā)展的道路上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她堅持與時俱進、終身學習,其學無止境的精神成為眾多教師學習的榜樣。
醉心科研、照顧老人、資助學生、調(diào)解家庭關系……在同事們眼中,渠桂榮總是“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而她也將立德樹人時刻貫徹在工作與生活之中。“課堂上我經(jīng)常講述一些對國家化學事業(yè)有卓越貢獻的教授的故事,鼓勵同學們愛科學、愛祖國、愛母校、愛專業(yè)?!?/p>
三尺講臺勤耕耘,桃李芬芳滿園春。從“渠大姐”到“渠媽媽”再到“渠奶奶”,變化的是學生們對渠桂榮的愛稱,而不變的則是她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皩處熯@個職業(yè),我從未感到乏味,如果學校需要,身體允許,我愿意一直堅守在教學一線?!鼻饦s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教書育人上,以師者的身份傾囊相授,指引青年教師成長的方向。
師恩情深 薪火綿延
“渠老師向來提前半小時抵達課堂,講課時身軀總會向講臺前傾45度角,大拇指還隨著情感的涌動而自然豎起?!鼻F榮的學生,求真書院副院長謝明勝說道。與專業(yè)知識相關的生活實例對渠桂榮而言更是信手拈來,“這道題就好似草與莊稼的割取,過高則失于收獲,過低則雜草叢生?!敝x明勝談道,“渠老師那深入淺出的講解方式,也成為我后來授課的寶貴財富。”
為了幫助謝明勝快速成長,渠桂榮對他的教誨不遺余力,毫無保留。他初來學校工作時,無論是經(jīng)費、人員還是場地,渠桂榮都盡力相助,使謝明勝得以迅速融入教師團隊。到2021年他備戰(zhàn)第六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僅一通電話,渠桂榮便從家中匆匆趕來,“渠老師手把手地指導了我們四個多小時,從演講構思到提煉要點都傾囊相授。”
渠桂榮的教學風范,潛移默化間塑造了謝明勝獨有的教學風格,他深知教材需“啃”透方得其髓,學生之心需“摸”細方解其意。謝明勝在課堂上時而讓學生躍然起身、蹦跳等以激發(fā)學習熱情,時而讓學生放聲朗讀教材以熟悉知識。不僅如此,他還將論文發(fā)表的相關軟件融入課堂演示,引領學生親身體驗操作流程,深化理解與掌握。
“科研與教學要兩條腿走路,二者不可偏廢”謝明勝耳畔??M繞著渠桂榮的這句箴言。在謝明勝眼中,教材精髓源自科研的深邃,唯有沉潛文獻之海,耐得住寂寞與枯燥,才能把握時代脈動,繼而反哺教育田野。科研征途雖布滿荊棘,非朝夕可至,但渠桂榮總是以滿滿正能量激勵謝明勝前行。而謝明勝也不負所望,在新型親核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應用等領域,謝明勝及其團隊斬獲了輝煌的科研碩果。
師道的傳承,不僅是技藝的傳遞,更是精神的接力。謝明勝接過渠桂榮《有機化學》《有機波譜分析》兩門課程的薪火,不斷追求卓越?!拔覀兺蠋熞粯由類壑鴰煷?,心系著學生?!敝x明勝始終以渠桂榮為學習楷模,在科研與教學雙領域默默耕耘,持續(xù)為學校播撒智慧的種子,貢獻著堅實的力量。
多元教育 培養(yǎng)新才
作為謝明勝的學生,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生連賽雅在談及自己的老師時,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于謝明勝身上所具備的積極向上以及堅持不懈的品質(zhì)??蒲羞M度遇到瓶頸時,他會不斷地鼓勵連賽雅:“課題的大方向是對的,一定要堅持做下去,不要放棄?!敝x明勝永不言棄的精神在一朝一夕的相處中傳遞給了連賽雅,在她做實驗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借助謝明勝的話語來鼓勵自己勇攀科研高峰。
“匯報時因粗心而打錯的方程式,謝老師可以一眼就看出,并當面指出,要求改正。”在連賽雅眼中,謝明勝總是事無巨細地給予她幫助和教導,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他會耐心地給連賽雅答疑解惑。“做科研,需要學會多角度思考”,這是謝明勝常常對連賽雅說的話。連賽雅也在每日的科研訓練中逐步成長,在遇到問題時能夠發(fā)散思維,找到關鍵點。
不僅是在科研方面,謝明勝對連賽雅的教育影響還體現(xiàn)在對未來工作技能的培養(yǎng)。不論將來會走向什么樣的工作崗位,都需要基本的匯報能力。在平日的組會中,謝明勝就會關注到連賽雅PPT的制作及語言使用,并會提醒在匯報時不需要太多的“然后”“那么”這些口語化的詞匯,要簡潔、精準。在他進行教學比賽準備時,也會讓連賽雅一同觀摩學習,從而提升日后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謝明勝是一個開朗且幽默的人,他開朗的性格也感染了連賽雅及同科研組的學生,科研組的氛圍也在謝明勝的帶領下,變得輕松愉快。當科研組來了新成員時,謝明勝會帶著他們認識實驗室的師兄師姐,以便日后的交流。而連賽雅作為實驗室的“老人”,也會像謝明勝一樣,熱情地與師弟師妹們進行交流,為他們答疑解惑。
從渠桂榮到謝明勝,再到連賽雅,為師之道,代代相傳。一聲“老師”便是傳承的鑰匙,他們不僅將自身的知識教給了學生,也將寶貴的品質(zhì)傳承了下去。面對科研時的嚴謹與熱愛,是他們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寶貴品質(zhì)。學術在傳承中不斷發(fā)展,科研精神也在這代際相傳中,熠熠生輝。
(大學生記者 趙瀟潞 楊丹丹 熊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