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審議通過,“兩個一流建設”已經成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中心議題。筆者認為討論什么是世界一流學科,不能不認真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對學科的評價能簡單地移植對大學的評價模式嗎?
世界一流學科終究和世界一流大學不同,如果把對世界一流大學的評價模式簡單地下移到學科層面,則有可能造成學科建設的不堪重負,甚至扼殺一流學科的建設。
為什么對學科的評價不能簡單地移植大學的評價模式?因為二者肩負的功能不同。學科只是大學的一個細胞,若干個優(yōu)質細胞組成一個優(yōu)質的大學,但并不代表這些細胞個體都應該擁有大學作為一個整體所具有的所有功能。大學功能的實現(xiàn),也并非建立在這些個體都能夠整齊劃一地完成這些功能上,而更多的可能是建立在這些個體分工合作的基礎之上。世界一流大學具有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及文化傳承等功能,但大學的每一個學科并不一定相應地具備這四項功能。
我們知道,作為一個學術性組織,大學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內部存在若干基于學科劃分形成的小社區(qū),這些被稱為院、系或所的小社區(qū)相對獨立,有自己的學科體系、教學科研內容、組織方式、實踐活動和評價標準。由于知識的分類和知識生產方式的不同,小社區(qū)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人文學科不同于社會學科、理工學科,基礎學科不同于應用學科,交叉學科、新興學科不同于傳統(tǒng)學科。比如作為基礎學科的文學和作為應用學科的工程,就存在很大的差異。一流的文學院,聲譽往往建立在一流的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上,盡管也有社會服務,但往往是間接的,是通過向社會輸送人才和科研成果實現(xiàn)的。但一流的工程學科,在人才培養(yǎng)與科學研究外,就必須得注重與產業(yè)和社會的對接,通過直接提供技術和服務、進行協(xié)同創(chuàng)新來獲得社會聲譽。所以,盡管都是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學科肩負不同的使命,有著不完全相同的功能。一個學科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對大學的功能進行排列組合,完成大學的一兩個功能或是更多功能。對學科的評價也是如此,對文學學科的評價,完全可以只看它在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上的表現(xiàn),頂多再考慮一下文化引領;但對于工程學科,則除了有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的要求,還可以有社會服務、協(xié)同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要求。所以,區(qū)分個體與整體,建立與大學評價不同的學科評價模式,才能更好地理解一流學科,更好地進行“兩個一流建設”。
為什么不同的學科應該保持自己的品格和特色?
學科劃分的根本標準還是知識的分類,建立在不同類型的知識在傳播、加工和生產上存在一定差異性的基礎之上。學科劃分的價值也在于幫助人類社會更好地根據(jù)知識自身的規(guī)律傳承知識和發(fā)展知識,而不是形成知識的堡壘和知識之間的隔閡,甚至有意無意地造成強勢學科對弱勢學科的話語霸權。正因為知識的傳承方式和生產方式不同,在當前量化思維、一刀切評價嚴重的時期,不同的學科在學科建設中需要特別保持警醒,保持自己的品格和特色,不跟風,不趨同,不被強勢學科的評價標準牽著鼻子走,而學校和社會的一個重要任務也是要在當前浮躁的評價氛圍中保護不同學科的獨立品格和特色。否則所謂的一流學科建設,很有可能走的不是一條強大的道路,而是一條不歸之路。
這在中外學科建設史上,教訓比比皆是。比如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教育學科。芝加哥大學的教育系為實證主義大師杜威所建,初期聲名遠揚,考慮到教育學科的實踐性,杜威同時還建立了一個附屬的實驗中學作為實踐基地,來推動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但發(fā)展到后期,該系嚴重受到芝加哥社會學派的影響,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高深學術上,而且這種學術追求為外在力量所主導,教育學科的實踐性和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反而被忽略。結果在1996年被芝加哥大學評價為學術不夠卓越而被撤銷。撤銷的理由是,教育學的學術與專業(yè)計劃“不是源自于自身的學術地位、知識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需要,而是隨著政府、基金組織的意愿打轉,不符合芝加哥大學的學術傳統(tǒng)”。放眼今天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學院,比如范德比爾特大學教育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等,都是非常重視教育學科實踐性、堅持教育學科自身特色的學院。
怎樣認識人文社會學科的“中國特色”與“世界水平”?
從知識的角度分析學科,一般常包括知識基礎、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三個維度。關于理工學科的世界一流,人們的認識相對一致,這些學科有著跨國界的共同知識基礎、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但由于人文社會學科具有其特殊性,既是知識體系,又是價值體系,所以對人文社會學科的世界一流,眾說紛紜。甚至有一種悲觀的論調,認為人文社會學科的世界一流是不可以衡量的。近年來關于中國人文社會學科的建設,一個得到認可的重要觀點就是實現(xiàn)“中國特色、世界水平”。但如何詮釋“中國特色、世界水平”?又如何把二者結合在一起?細致的分析和解釋并不多見。
的確,人文社會學科是在不同國家的社會、文化和發(fā)展水平上建立和成長起來的,在歷史發(fā)展中也形成和沉淀出自身的學術傳統(tǒng)和學術品質,因而有著自己的獨特性。但從知識基礎和獲取知識的方法來說,人類社會擁有一部共同的文明史,也發(fā)展出并分享許多共同的研究方法,因而也有著共通的一面。
人文社會學科的國別和地區(qū)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研究問題上。特別是社會科學,不同社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社會關切也就不同。比如一個農業(yè)人口眾多的社會,會特別關注“三農”問題,一個后工業(yè)化社會,可能更關注城市問題和后工業(yè)化帶來的種種社會危機。但研究問題的不同并不會帶來“中國特色”與“世界水平”的難以調和。在我們對“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如何走出去”的調研當中,不少中西合璧的學者都認為,中國的人文社會學科之所以目前國際影響力還不夠,“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國學者在思想理論的貢獻以及對下一代的影響上,還沒有產出比較明顯的成就;對于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給中國社會科學理論提出的問題,比較有說服力的理論不多?!币簿褪钦f,無論是“中國特色”還是“世界水平”,最關鍵的還是你能貢獻給這個世界什么?盡管研究問題不同,人文社會學科學者還是可以用人類共同掌握的知識基礎和研究方法來對問題進行研究和闡述。也就是說,中國學者如果能夠向世界準確地講述中國、展現(xiàn)中國,并從問題的解決、哲學思考和方法層面的一個角度或數(shù)個角度向世界包括自己國家提供新的知識來源和思想來源,就實現(xiàn)了“中國特色”與“世界水平”。
人才培養(yǎng)為什么對一流學科的評價如此重要?
在中國的高等教育語境下,學科的概念與專業(yè)不同,一開始就包括了科學研究的內涵,所以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可以被視為學科的兩大基本功能。
盡管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是學科的兩大基本功能,但在過往的學科建設當中,科研往往更加受到重視。這與兩個誤區(qū)有關。一是認識誤區(qū),習慣于把學科等同于科學研究,把專業(yè)等同于人才培養(yǎng),認為學科的主要任務是科研課題、科研發(fā)表與學術貢獻,而專業(yè)建設對應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二是評價誤區(qū),相對于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更容易評價,也具有更高的顯示度,往往可以給一所大學帶來比較快的即時的榮譽。比如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發(fā)現(xiàn)引力波,麻省理工學院的校長在致全校的信中幾乎感動和驕傲得無以復加。當然他們值得驕傲。人才培養(yǎng)則不同,具有長期性、非顯性等特點,這導致一些大學在學科建設中,往往更重視科學研究而不是人才培養(yǎng)。其實在一流學科的建設上,人才培養(yǎng)有著和科學研究同樣甚至更長久的重要性,對一個學科的聲譽,也更具有長期的支撐作用。比如英國劍橋大學的物理系(卡文迪什實驗室)為什么能夠長盛不衰?不僅是因為物理學上許多開創(chuàng)性的成果都從這個實驗室產生,更在于這個實驗室培養(yǎng)了20多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有教師也有學生,教學相長、教研相長在這兒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再比如美國哈佛大學的法學院,人們耳熟能詳?shù)牟⒉恢皇墙淌趥兊闹匾▽W著作和文章,更多的是培養(yǎng)出來的各行各業(yè)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其中包括若干美國總統(tǒng)。而我們查看一些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著名教授的簡歷,不少都曾有在這個學校這個學科求學的經歷。所以,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是一流學科的一體雙翼。一個學科在科學研究上的造詣往往能熏陶和激發(fā)出學生的思辨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優(yōu)秀的人才培養(yǎng)更能反哺科學研究,并從知識創(chuàng)新、人才補給和穩(wěn)定的社會聲譽上賦予一個學科長期的生命力。
上述都是認識和評價世界一流學科需要思考的問題,涉及個體與整體、個體與個體以及個體內部主要因素之間的種種關系。在中國未來的一流學科建設和評價上,如果一定要有關鍵詞的話,應該包括“分類”“尊重”和“去功利化”?!胺诸悺本褪菍Σ煌膶W科要使用不同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這種評價體系和標準的不同,不僅體現(xiàn)在微觀的測算方式上,也體現(xiàn)在宏觀的功能區(qū)分上。這種評價,一定是以“尊重”為其品質,也就是尊重一個學科的自身發(fā)展邏輯,尊重一個學科的特色和獨立品格,尊重一個學科的學術共同體對學科的理解和把握。這種評價,也一定是“去功利化”的,這樣才能真正實現(xiàn)學科建設上的返璞歸真;塵埃落定,人才培養(yǎng)的地位會自然顯現(xiàn)。
(本文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發(fā)展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